極目新聞記者 徐漢雄
據5月29日央視新聞,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
(資料圖)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神舟十六號乘組亮相,有四大看點令人驚喜。
神舟十六號乘組亮相(來源:央視新聞)
景海鵬成為首名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員
景海鵬出現在神舟十六號乘組中,這是他再次以指令長擔任出征太空的重任,而且此次出征將創下一項新紀錄,成為我國首名第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員。
根據以往的報道,作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之一,景海鵬已經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3次載人飛行任務,已經書寫了一項紀錄。另外,聶海勝同樣有三次“飛天”紀錄。
此次景海鵬出現在神舟十六號乘組中,意味著這將是他的第四次“飛天”,由此譜寫新的傳奇,成為首名第四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員。
首次有第三批航天員進入太空
根據2023年中國載人航天“任務清單”,本月發射神舟十六號之后,還要在10月發射神舟十七號。這期間,有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焦點,那就是第三批中國航天員將登上空間站的舞臺。
神舟十六號乘組亮相,有兩名新航天員朱楊柱、桂海潮令人眼前一亮,他們均系第三批航天員,屬于有專業知識的“年輕一代”。
首次有非飛行員出身的航天員
據介紹,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其中,航天駕駛員和航天飛行工程師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載荷專家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
航天駕駛員在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飛行工程師在從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在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領域的科研人員中選拔。據介紹,載荷專家不要求飛行員背景。
神舟十六號乘組亮相,桂海潮屬于載荷專家,這也意味著首次出現了來自非飛行員出身的航天員。
首次“一老帶兩新”,年齡差為歷次乘組最大
在5月29日舉行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介紹,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先后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朱楊柱和桂海潮都是首次飛天。
這也意味著,此次乘組首次出現“一老帶兩新”的情形,與以往乘組中航天員均為我國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員不同,這次由第一批航天員帶第三批航天員出征,乘組中景海鵬屬于60后,桂海潮則屬于80后,創下乘組的最大年齡差。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網、央廣網、潮新聞、中國青年報、航天技術應用官方微信、新華社)
(來源:極目新聞)
責任編輯:
標簽: